"搭建平台,研磨共进"一一卧龙区教研室组织高中语文学科大教研活动发表时间:2020-09-24 14:35 为了促进卧龙区语文教育教学的全力发展,2020年9月23日下午,在卧龙区教研室范庆敏老师的带领下,卧龙区五校高中基础年级全体语文老师齐聚南阳市八中主校区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语文学科大教研”活动。 活动包括以下内容1.八中的孙娟老师讲一节公开师范课,《陈情表》2.看教学视频,庞海燕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3.八中孙娟老师发言,介绍课例设计的初衷、课后的教学反思。4.卧龙区高中语文基础年级中心组组长张庆柱老师评课。5.一全、五全、十一中、八中北分别选代表评课。6.教研室范老师点评、总结。7、八中业务校长吴传凯总结发言。
看教学视频,庞海燕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苏轼的文章,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在“真情真性、文辞表达”上两文都可圈可点,值得我们深深的品味和学习感悟。大家的小文特别耐咂摸,它的结构、意脉、文气、思想都会对我们的生活、写作有多方面的启示。 接下来的评课活动首先由八中孙娟老师说课,介绍今天课例设计的初衷、课后的教学反思。 卧龙区基础年级语文学科中心组组长张庆柱老师对今天的课例及相关的教学教研问题进行点评、介绍、总结:本堂课设计大胆,思路清晰,问题导学合理,着重应用,孙老师的课今天就给我们一个启发,文本的分析一定要凸显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 第一完全学校朱玉靖老师点评:孙娟老师的课堂是美好课堂亮点非常多,并且是一堂特别富有语文味的课堂。课堂与实际相结合,使语文课更具生机与活力。没有完美无瑕的课堂,就像没有无瑕之玉一样。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永远在追求之路上上下求索。 第五完全学校张远征老师点评:孙娟老师的平和、动人,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是一节不可多得的好课。本节课着重落实在读,让学生齐读,自读等,十分精彩,同时紧扣高考环节。建议:教学目标设计应契合本课教学实际,如果能调整一下教学目标会更好。在教学目标中应以“情”为重点,在教学实际操作中也应以学生读出真情为重心。另外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也应有所体现。 十一中李海庆老师点评:孙娟老师的导学案设计细致。文言文学文化三方面比较成功能紧紧围绕三个情来展开课堂,建议导学案当中加入文化常识题。 十五中孙晓英老师点评:本堂课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对于学生难以弄懂的问题,教者安排了一些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孙老师善于循循善诱,几句点拨,就让学生能够拨开乌云找到问题答案,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提取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关于面向高考,可在学案中适当加入本文涉及到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古代文化常识繁杂多变,学生需从平日课堂中一点一滴的积累。 范庆敏老师点评:首先感谢八中领导积极承办这次活动,感谢八中语文组全体同仁用心为大家烹饪大餐,特别感谢孙娟老师和张庆柱、周书梅二位组长。针对今天的研讨课我想说的是八中的头带的很好,这节课很有研讨示范的价值。我还想明确《陈情表》在必修五第二单元,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就在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真情真性和品味课文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上。任何行家都不是看出来、等出来的,而是努力在大大小小不同的舞台上练出来的,勇敢露丑,接受同行挑剔的眼光,你的专业成长就装上了“加速器” 。教研室搭建的全区学科大教研舞台,就是想让老师们能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学习吸收,也能互相借鉴和启发。 南阳市八中吴传凯校长总结:教研要常研常新,一定会有进步和提升,同时他对大家提出了要求:一、目标教学在目标定位上要有可探究的地方;二、在合作探究中,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三、要有当堂检测。 孙老师的这节课呈现给大家的是孙娟老师个人素质、八中语文组的集体智慧和学生学情共生的成果。以后在大教研中展示的课都将是承办学校倾力打造的研讨课,不只是作课老师平时课堂的缩影,更是全校教师水平、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贯彻课堂中的集中呈现,相信老师们能积极行动起来,让卧龙区语文学科大教研落地生根,成为各校优秀教师成长的摇篮。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照亮别人也要体现自身价值,我们的价值就在于能带出取得遥遥领先成绩的具有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班级,成为被学生喜欢、家长认可的名师,成为自己学科的行家里手。因此,要好好利用教研室搭建的全区学科大教研舞台,各校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