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八中

观课议课绽精彩   且思且行共成长——卧龙区数学学科大教研活动纪实

发表时间:2021-05-25 06:14

火红五月,尽享青春芳华。姹紫嫣红,承载教研契机。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整个集体的研讨、分享。为了更好地提高卧龙区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5月20日下午,由南阳市八中承办的卧龙区教研室数学学科大教研研讨活动如期举行。卧龙区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张献涛主任、卧龙区数学中心教研组全体成员、第一完全学校、第五完全学校、十一中、十五中及我校基础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最佳阵地  风采展示


两位老师从开始的选课,到一步步磨课,及时的删减例题,修改导学案,再到今天在兄弟学校同仁面前顺利完成这一节课,她们一定受益无穷,真的应了那句话,所有过往,皆为序章,一切只有经历了才会懂。两位老师两节观摩课共同特点——
精心准备,专业素养高;
教态大方自然,声音悦耳动听,学生仿佛是在享受一场听觉的盛宴;
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率高;
书写规范,重规范,抓细节,起到了示范作用和警示作用。

两节课目标达成度较高,课堂结构也比较合理。老师引导点拨,点睛拨透。学生积极展示,演练质疑,思维活跃,方法灵活。整节课从目标到学,互动探究到达标检测,都很好的落实了我校诱思探究三段式课堂教学要求。通过课堂的真实呈现,让孩子们感知数学中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的规律,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增强孩子们学习的主体意识,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养成严谨、慎密的思维习惯.






    博采众长  深耕提升

 第一完全学校张芳芳老师发言


冯老师在《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教学中,用启发式教学法,整堂课通过冯老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类比归纳、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逐步形成对向量坐标表示的概念和应用的完整认知。刘老师在《二项分布》这节课,整个过程引导有章法,学生思维成效明显,整堂课流畅自然,能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铺垫充分合理,用一连串的问题帮助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探索新概念新公式,教学效果良好。

 第五完全学校张风英老师发言


这次教研我们受益匪浅:冯健老师以课本为基础,挖掘课内知识,温故知新,讲练结合,复习了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刘惠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亲切有亲和力,紧抓二项分布的基础是独立重复实验,在学生易错点处设置辨析的例题,使学生理解有放回和无放回对于二项分布和超几何分布的影响。两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展示都是字迹工整,书写规范,老师点评高屋建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总之两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让听课的老师收获良多。课改和教研永远在路上,对于两位老师的课我也提一点不太成熟的想法:冯老师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的引入稍有些不自然,不妨紧抓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来讲解可能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刘惠老师讲课时没有使用扩音器,老师很辛苦。感谢遇见,谢谢大家!

 南阳市十一中武安品老师发言


冯老师在整个上课过程中,用启发式的问问题,学生对应的回答,到知识点引出后例题的探究,学生非常积极踊跃,上来展示结果时字迹工整,讲解过程大方得体,非常值得夸奖和鼓励,在讲解后给出题目设计的初衷以及所体现今天所学知识点,让学生有的放矢。
刘老师概念讲解都在第一个实验的背景下层层深入的展开,由特殊到一般,从简单的3次试验开始,让学生根据前面独立重复试验的知识解决问题,便于理解,也易于解答,让学生自己完成。随后让学生通过归纳、猜想得到一般性的结论,进而总结出二项分布这一数学模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达到让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还原于生活的目的。

 南阳市八中北校区(十五中)王爽老师发言


冯健老师的课,知识点讲解清晰,紧扣细节,注重规范,重视知识生成过程,学生参与度较高。本节课最让我欣赏的是,不仅老师注重细节,狠抓规范,学生也是相当注重细节。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条理清晰,由知识点到具体操作过程,以及每个要注意的地方,都说的非常清晰,最关键的是,这还不是个例,每个讲解的学生都是如此,这充分说明了在平时的课堂上,冯老师一定就是如此规范要求学生的。
另外,冯老师除了注重规范以外,在讲题的过程中还有一大优点,在学生的一题多解的同时,抓住机会再次点拨引导,让学生看到每个题的各种可能,激发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探索的欲望,避免学生思维定势。
刘惠老师的二项分布这节课题目设置巧妙,把前面学过的超几何分布,混在题目中,引起学生区分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注意有放回抽取与无放回抽取,注重一题多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建议:复习回顾的时候,如果能再回忆回忆二项式定理与超几何分布相关知识,我觉得学生应该能更好的领会本节的刘老师的设计意图。

 南阳市八中任书苗老师发言


两节课呈现以下优点——
一是例子近体;不拘泥于课本例子,不走寻常路,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选材于学生身边的例子,符合了近体原则,让学生感到很亲切,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是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场视觉和语言的盛宴。两位老师语言得体,语调舒缓,有利于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也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更好的开展。
三是多种媒呈现。两节课呈现方式新颖,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趣味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四是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向大家呈现出可操作性的思维与解题过程,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可以这么说:一位很有特色的老师上了一节特色数学课,一位圆润甜蜜的老师上了一节婉转的数学课!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也因缺憾而美丽,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我认为在这两节课上都有一些值得商榷和探讨的问题:
一是二项分布的导入部分,应该多举例让学生归纳出N次独立重复实验的定义,进而总结出独立重复实验的特征。教学中通过分析实例得出实验特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我们的数学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也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所在。
二是例题力求表述更加准确,拓展有度,收放自如,突出体现关键词等。比如在独立重复实验中的例2,“实力相当”不够准确,最好改为甲获胜概率是多少;另外“5局3胜制”应该向学生解释清楚。
三是强调二项分布适用的条件——独立重复实验,强调独立重复实验的特征,并教会孩子们如何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二项分布的模型,注意数学方法的引导。
四是教会孩子们总结概括与反思,既可检验学习效果,又能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有反思才有进步,有体验才有升华。教学是一门艺术,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永无止境。课堂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正因为有遗憾,我们才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专家讲座   把脉问诊
 卧龙区教研室张献涛老师专题讲座

张献涛老师为与会教师做了题为《重视生成  重视教材  善于反思》的专题讲座,他的讲座结合两位老师的课例分析,总结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点教学实践策略:
一是重视知识生成,把方法归纳类比演绎运算实验的是经历过程呈现出来,让孩子们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靠刷题死记硬背等来应付考试迟早是不行的,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体会知识生长,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数学知识的本质,让每一节课知道清清楚楚得知道准备让孩子们学会什么,搞清楚知识的上下文联系,搞清楚教学的重难点。
二是注重展示的效果:
(1)一是规范教学,借助学生过程展示呈现问题,规范自然就有了;
(2)暴露问题;
(3)挑中目标生,把心中学生达成的目标生准确找出来,让他们展示可借助媒体;
(4)重视教材。
三是规范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我们的讨论应该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规定讨论时间,讨论结果,摒弃形式主义,不为讨论而讨论。最后,张老师号召所有的老师李注重深度学习,从知识的联系性出发,充分了解学情,搞清前言后果,以及知识的充分延续性。要关注学生,积极搭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
张老师的讲座,不仅拓宽了老师们的视野,还对我们的教学教研传授了宝贵的经验,明确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的共同目标一一理清脉络,达成高效课堂的目标。 在讲座中,与会教师聚精会神,认真做笔记,讲座干货满满啊,思维在理念与实践的碰撞中完成,见证了学科教研的力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材施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老师结合课例谈体会思考,讲座如行云流水,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赞许。
本次大教研在老师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讨论分享的时间是有限的,反思笃行的空间却是无限的,万物有始有终,教育有始无终,反思亦有始无终,愿博采众长助我长。


和风惠万物,研学润成长!不断追寻理想课堂是教研活动永远的主题!相信由老师们的共同努力,真抓实干,夯基固本, 扎实教研,以研促教,深入关注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发扬团队精神,优化教学策略,促进资源共享,在最美好的风景里,书写卧龙教育的精彩华章!

(策划/王满   审核/吴传凯   统筹/任书苗)